在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清塘荷韵》的时候读到季先生小时候有在炎暑黄昏躺在凉席上数蝙蝠的癖好,才想起,头天蝙蝠,我还有些小故事。
家乡很多人家都在房前屋后种上竹子,一是为了在夏天的时候能够遮挡些阳光,再加上农村土墙垒就的本就隔热的屋子,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空调。弄个凉席铺在堂屋里,和伙伴们一起打牌嘻闹算是很惬意的事情。玩得累了就拉上队伍到竹林里去找一种叫笋壳虫的小动物。此虫嘴长且硬,可插入竹笋中吸食其中的液体。某日吃过午饭后带领一帮比自己还小的小孩子一起去捉笋壳虫。找寻半天也没见着几个,看到的要么太高要么就是在我们捉到它之前有所警觉飞走了。行到崖边的一处竹林时看到前方的竹叶后一个黑黑的东西,原本没太在意。可是一阵山风吹来,那片竹叶转了过来,猛然一惊,居然是只蝙蝠。我一阵兴奋伸手便抓了上去,连蝙蝠带竹叶一起拨了下来。此蝙蝠奇肥,当时我已经在上小学四五年级了,可是一只手都还抓不过来。在农村,肉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处在春节之间的盛夏。于是一阵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将其烹而食之。从家里找来柴火,活活地把这捉来的活物用菜叶包了,埋在柴火下,点开了火。虽说天热,见着火,大家也都照样兴奋起来。生怕烤不熟,所以大伙一直忍着,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刨开火堆。此时,那蝙蝠已经烤得辨别不出模样,成一坨焦炭了。于是大家在兴奋之后又失望而回。
第二次关于蝙蝠的记忆是已经上了中学了。那时候已经学过自然,知道蝙蝠不用眼睛来确定航线而采用先进的超声波。苦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验证,所以每次看到蝙蝠飞来飞去的时候总是想要是那只蝙蝠没有被我们残忍的施予烈火的洗礼,它兴许还能话着让我在以后的某次巧遇中将其捕获。可是它终究是一堆枯碳了。某个闷热的的傍晚,发现一只蝙蝠不停地在灶屋及院子间不间断穿梭。于是一个邪念产生了,验证其超声波导航系统的实验也设计出来了。我拿差一把芭蕉扇躲在灶屋门后,等到蝙蝠快通过门口的时候突然举起扇子。实验总共进行了三次,前两次那只蝙蝠都以极高超的飞行动作躲过了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可是第三次它再也没有那么幸运,狠狠撞在了扇子上,当场昏厥。从那之后,对超声波这个高科技的东西再也不是那么有敬意了。
到了北京之后,好像还没有见过蝙蝠。于是突然想起了这两只被我残害的小动物,在此深深地自责。